首页 > 美食 >

吃鱼肉有什么好处,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吗?吃多少合适?

6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8 08:30:11     编辑: 广安门侯玮琼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心源性猝死也是心血管疾病之一,我们都在关注心源性猝死后如何进行急救,却往往忽视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饮食是疾病控制的基础。那么,吃鱼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吗?

适量食用鱼类有利于预防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血栓、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国内外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经常吃鱼,尤其是海鱼,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而多吃红肉不利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地中海饮食模式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食模式,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肥胖症、老年痴呆症,降低全因死亡率。但在地中海饮食中,肉类摄入以鱼类和海鲜为主,其他肉类相对较少。虽然这并不能完全证明鱼类的摄入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至少可以说明鱼类是一种健康的饮食。

同样,饮食模式阻断高血压,是一种专门为高血压设计的饮食模式,它也强调适度的鱼类摄入。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控制血压也有利于降低血栓、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鱼之所以对心脑血管健康有好处,一是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饱和脂肪含量低。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弹性、缓解血管炎症反应等一定的益处。第二,鱼类的摄入会减少一些其他红肉。过量摄入红肉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加速大脑的衰老。

既然鱼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那么吃多少合适呢?越多越好?

鱼类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40-75g,每周280g-545g。鱼类的推荐摄入量与其他肉类相同,也就是说,鱼类占肉类总摄入量的一半是合适的。

最后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我们吃鱼的时候,烹饪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不良的烹饪方法会把促进健康的优点变成缺点,如咸鱼、酸菜鱼、煎鱼、烤鱼等。不仅盐的摄入量容易超标,煎烤产生的脂肪和有害物质也不利于健康。油温过高还会使鱼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变性,破坏其原有的功能。

相关文章
红烧肥肠的家常做法 ,香辣嫩滑无异味,做下酒菜再适合不过 分享油焖土豆的家常做法,鲜香软糯,简单美味,不错的家常美食 油焖辣椒的做法——夏季开胃小菜,学起来 油焖春笋——别只会焯水?关键在于这2点, 笋脆嫩鲜香,好吃停不下来 外焦里嫩的红烧狮子头,鲜香入味,不腻不柴,春节待客首选 油焖大闸蟹——教你简单做法,来试试看! 分享油焖龙虾的家常做法 油焖茭白的家常做法——油焖,鲜嫩可口,酱香味浓

推荐文章
鸡肉红烧怎么做? 鸡肉红烧怎么做?
清汤羊肉的做法及配料,适合自身身体所需的羊肉汤,这才是真正好喝的汤 清汤羊肉的做法及配料,适合自身身体所需的羊肉汤,这才是真正好喝的汤
牛肉荞麦面怎么做?这样做,解馋堪比红烧肉 牛肉荞麦面怎么做?这样做,解馋堪比红烧肉
四川面条——分享四川最好吃的5种面条,比川菜还美味 四川面条——分享四川最好吃的5种面条,比川菜还美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