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快来看看吧
3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0 20:37:01 编辑: 海峡导报大福州
面对琳琅满目的诱人食品,你是不是有些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呢?
如今人们常说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就是希望人们多注意积累食品安全小知识!
针对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特别是针对婴幼儿奶粉、农药、保健食品、网购食品、医用食品等成为《食品安全法》的亮点!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
蔬长期食用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怎么能除去残留农药呢?水果:洗净、削皮;蔬菜:先去除根、帮,然后用碱性洗涤剂反复浸泡清洗,最后用净水冲洗后,再烹调加工。
三、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危害大
破坏免疫力。有些塑料袋和纸质餐盒会添加一些增白剂、荧光粉,它们除了有潜在致癌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还会引起血液系统疾病、致癌、导致胆和肾结石、影响智力。
四、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用于制作食品的原料要进行摘、洗、切、削的粗加工,对动物性原料还要加强宰杀前后的普通检验;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餐饮具和加工器具应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加工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控制细菌的繁殖和产生毒素。降低温度是一项重要措施。此外,还应尽可能缩短贮存时间。
3、彻底杀死细菌或破坏毒素。烹调肉食时,肉块要小,应炖熟煮透,留放隔顿吃的熟制品,吃前一定要回锅加热,即使感官性状没有明显改变,也必须彻底加热或改制,不能麻痹大意。
五、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六、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自己携带饭盒既卫生又经济。
2、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3、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4、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5、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6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7、生吃瓜果要洗净。
8、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
9、瓜果应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和散发出异味儿的食物
10、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