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正月十五是几月几号和什么有关(正月十五为什么要“闹”元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08:46:23     编辑: 北京道轩堂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元宵节。与隆重的春节相比,元宵节往往更为热闹,这天人们要吃元宵、逛灯会、猜灯谜、放烟火,可谓是“满城灯火耀街红。”那么,如此热闹的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元宵节的起源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大众的说法是来源自汉武帝于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据《史记·乐书》中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就是说汉武帝在甘泉宫设立太一神祠坛,每年正月上辛必往祭祀,祭用灯火,通宵达旦。宋代的朱弁在《曲洧旧闻》中也说道:“上元张灯,自唐时沿袭汉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认为元宵节的起源就是汉武帝对太一神的祭祀。

而在道教文化里,元宵节则起源于三元中的天官圣诞。在道教文化中,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合称“三元”。同时,道教又崇奉“天地水”三官,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必须在三元节分别祭祀天、地、水三官。上元祭祀天官,因为天官阳性,喜乐,故燃灯供养。

又因为正月十五是新年的头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元月,有起始、圆满、吉祥之意,而古汉语中的夜又被称之为“宵”,所以上元节便被叫做了“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什么要“闹”元宵

很多人或许都会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正月十五元宵节要“闹”元宵?而不是说“赏”、“玩”或者“戏”?这事儿还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宵禁”的制度。在封建社会,夜晚特定时间禁止民众外出,汉代更是设置了执金吾对宵禁进行巡视。而古代的女性更是因儒家礼教习俗而长期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到了元宵节期间,以上各种规矩则可统统免去——男女老少均可“无问贵贱,淄素不分”地自由出门欢聚,实现了“金吾不禁”。正如古代诗人们所描述的:“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

由于宵禁被取消,古代百姓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元宵节期间得到了一次集中释放,元宵节也就成为了古代人们不分阶层、身份、性别的一次狂欢嘉年华。故此用“闹”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古代元宵节的狂欢活动极为丰富。据史料记载,隋朝在正月十五这天,人们纷纷戴着面具出游,观看包括角抵、杂耍、幻术、寻撞、乐舞、俳优、斗兽,马术等节目的“百戏”,隋炀帝更是在正月十五这天举办了极为壮观的大型灯会,他在《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一诗中写道:“灯树千光,花焰七枝”。可谓是相当豪奢。

到了唐宋,元宵节完全成为了官民同欢的盛会。唐中宗和皇后都微服出来看灯,还带了一千多个宫女一同出游。唐睿宗时,京城制作了高达二十丈的灯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玄宗时期,不仅对灯轮进行花样翻新,出现了“灯树”、“灯楼”,还下了一道旨“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永以为常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元宵节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正式节日。

宋代元宵节灯会的规模更胜唐代。据说宋代自赵匡胤以下几个皇帝都曾亲自主持观灯仪式。赵匡胤还颁诏将灯节延长到十七、十八两天。

到了灯会的时候,皇室缚山棚、缚草龙,起立鳌山,设棘盆。棘盆内立两根高数十丈长的竹竿,上结绘彩,用纸糊百戏人物,随风飘动,宛若天上飞仙。

皇帝还在大内起立鳌山,光鳌山上的灯就有数千种,而且极其精美,无所不有。鳌山上是伶官奏乐,鳌山下是百艺群工,竞呈技艺。皇帝带着嫔妃、宫女、大臣在宣德门观灯,并且还让内人及小黄门百余人模仿民间的傀儡表演以供娱乐。此外,皇帝召来民间舞队、民间饮食供妃嫔内人购买。至深夜后,皇宫里还燃放烟火,进行烟火表演。

这种彻夜狂欢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寻觅意中人的契机。“通宵不禁”, 任从官民游赏玩乐, 让各种社会禁律暂时退到了第二位, 使那些受礼教束缚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们都获得了狂欢的机会。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便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淋漓尽致地刻划出了在喧闹的元宵之夜, 苦苦寻觅佳人的过程。可见元宵灯节给那个以礼教为重的社会注入了一股非常健康新鲜的血液。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的狂欢让百姓暂时摆脱了一切烦恼, 尽情地享受灯会的乐趣。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

说起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这里边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相传在春秋末期,楚昭王在一条江里发现有一个白乎乎圆滚滚的物体,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楚昭王一时嘴馋,便吃了一口,发现这东西外白内红,味道甜美,便问手底下的大臣这是什么。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没办法,楚昭王只好去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这东西叫做浮萍果,吃了它象征着国家复兴。楚昭王闻言大喜,便下令让人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用面粉做成浮萍果的样子,以求吉祥兴盛。

其实,类似元宵的食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屈原在《楚辞》中就提到过一种叫“蜜饵”的糕点,是用蜂蜜制成的,只不过这东西并不属于元宵节的专属。到了唐代,人们在元宵节这天吃一种带馅儿的甜食,叫做“面茧”,算是如今“元宵”的远亲。

真正元宵的前身出现在宋朝,宋朝有一种叫作“圆(元)子”的小吃,用黑芝麻、猪油、白糖作馅,以糯米粉搓成圆形的乳糖圆子与现在的元宵最为相似。宋朝诗人周必大专门写过《元宵煮浮圆子》诗,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描述元宵的诗歌。因元宵节少不了要吃圆子,所以人们开始用“元宵”来为这些圆子命名,久而久之便成为了现如今的“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既寄托了人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又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有着团圆和美的美好寓意。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改元洪宪准备称帝,正好赶上元宵节。他嫌“元宵”二字的谐音是“袁消”,暗示袁氏消亡,跟他的名字犯忌讳。便下了一道命令,让人们一律不许说“元宵”,改称“汤圆”。打那起北京流传一句童谣:“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

元宵的民俗

除了灯会、猜灯谜和吃元宵外,元宵节还有着很多的民间风俗,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走三桥,摸门钉

北京早年间过元宵节的时候,盛行让妇女“走三桥,摸门钉”的习俗。“走三桥”其实就是徒步游玩,“摸门钉”就是摸城门上的钉子,人们相信通过这样习俗能够让妇女免除灾厄,早生贵子。

舞狮

在长江以北地区和以广东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元宵节期间流行舞狮。古人将狮子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或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迎紫姑

在浙江一些地区在元宵节时要“迎紫姑”。在传说中紫姑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妾,受到正妻的妒忌,在正月十五的时候被害死在厕间,后来被封为厕神。之后民间便用茅草扎成紫姑的形状,到了晚上站在厕所或猪栏的旁边祭祀她。反映了人们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送灯、点灯

有些地方元宵节还盛行求灯、送灯(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以及南方的客家地区,还有“点年光”的习俗。灯与“丁”谐音,求灯、送灯,也意味着求丁、送丁;而点年光一是期望借用灯火的光明来驱散邪气、晦气,另一方面,点灯也寓意着“添丁”,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人们对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执着追求。

相关文章
鲜鲅鱼怎么炖好吃? 炖鲅鱼多做“这一步”,鱼肉不容易松散,味道也很香 怎样做牛肉炖豆腐 家常鱼肉的做法,清蒸鳊鱼,美味简单有营养 烧烤必备羊肉串怎么腌制呢 炖羊肉的正确方法,总有一款你爱吃的! 中华鲁菜:扒牛肉怎么做好吃 烧烤腌制猪肉配方 ? 羊肉串腌制方法及配方分享

推荐文章
关于中小学生的饮食卫生常识 关于中小学生的饮食卫生常识
这4种能帮你保护卵巢的食物,尤其卵巢肿瘤病人要多吃 这4种能帮你保护卵巢的食物,尤其卵巢肿瘤病人要多吃
正确饮食分享,饮食与健康: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正确饮食分享,饮食与健康: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高血压减肥食谱? 高血压饮食两大原则:低钠+低热量,照着这张表吃就对了 高血压减肥食谱? 高血压饮食两大原则:低钠+低热量,照着这张表吃就对了

热门文章